我們知道路面起砂是因為水泥路面的整體面層不夠導致的,但是從某個角度上來說造成強度不夠的主要因素在于水泥質量、水泥摻量太少、包括后期的養護不夠導致,但是這也是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,那么我們如何在施工過程中來防止出現起砂呢?
1.禁止使用過期水泥和受潮水泥。水泥存放期超過三個月者稱為過期水泥。過期水泥用于地面面層時,其強度、硬度及耐磨性能都會顯著下降,導致起砂。受潮水泥是水泥與水發生作用凝結成塊,從而活性大大降低,膠結性能差,與過期水泥相比,質量更劣,所以不能用在地面面層上。
2.地面面層砂漿不要用細砂。地面要承受各種壓力、磨擦、撞擊,必須具有一定的強度和耐磨性能。粗砂、中砂無論在強度上還是耐磨上都勝過細砂。細砂拌制的砂漿干縮性大,易開裂。保水性也差,不利于壓光。砂子的含泥量不要大于3%,否則會降低砂漿強度,導致樓地面起砂。
3.嚴格控制水灰比,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響砂漿強度。水灰比過大,地面強度就低,地表面粗糙,不耐磨,易起砂;多余的游離水分蒸發,致使水泥漿面層出現毛細孔,降低了砂漿的密實性,易磨損起砂。